LOGO OA教程 ERP教程 模切知识交流 PMS教程 CRM教程 开发文档 其他文档  
 
网站管理员

谈计算机用户使用习惯的转变

admin
2012年5月3日 21:41 本文热度 7677
   以前一直有个疑问,就是刚买来的电脑用得感觉挺好,大概过个2、3年你会发现他越来越慢越来越慢,直到5年后你会觉得他慢的程度你已经无法忍受(不管你重装几次系统),然而实际上你还在用相同的操作系统。而且我家里买过的电脑细数也好多台了,每台用起来都有这种怪模式。终了会觉得,不管怎样,好像都根本回不到刚买的时候那么快。
   我曾经怀疑过,是不是微软或是操作系统供应商始终在推出一些令电脑运行变慢的补丁,就像一种慢性毒药一样,最终直到你完全无法忍受再决定掏钱买台新的电脑。其实就XP系统,恋旧的人从2001年用到2012年,走过12个年头,不过他在每个段落的表现好像都有问题。要知道,XP在2001年时,官方给的推荐配置是128MB内存。要是谁有本领现在可以去找台128MB的电脑并装个XP试试。(当然后来SP3的推出似乎也令这个推荐配置提升了一个档次) 
   我家里有台1.5GB DDR400内存(CPU/Pentium M 725 1.6Ghz)配置的电脑,用起XP来真他妈想抽人啊...可是当年(2005年)我买他的时候真的觉得这电脑速度堪称飞快(Windows XP SP2)。
   或者,每台电脑的主板上都有一个计时器,随着计时器的推进,电脑以一种极缓慢的速度令电脑的整体性能表现逐步变差。——当然,这种想法是典型的被害妄想症。
(一)
   后来,我自己总结了一些问题。电脑的时钟频率(也就是主频)在intel受到流水线无限变长出现效率问题时不得不停下增长的脚步,所以市面上几乎看不见超过4Ghz主频的处理器。所以硬件厂商为突破技术屏障,对待PC市场开始采用多核单芯片的解决方案。
   当年,奔腾4出双核处理器的时候,媒体和专家渲染的是,所谓的双核是令处理器有了两颗心,可以协同处理任务。比如有人会一边看视频,一边上网,一边聊QQ,一边写邮件。此时可体现多核的优势。不过那个时候我对这个解说仍不满意,因为在单核处理器年代,我也是同时做好几件事的,似乎问题不是很大(比如一边听歌,一边聊天,一边上网)。
   早期推双核(和intel所谓的超线程技术)的时候,从软件方面并没有体现出多大的优势,也因为那个时候的双核在性能和微架构上还比较弱。所以其实你很难察觉高端的单核处理器和初期双核在性能上的差异,而且双核还比较贵。双核也就是名字叫着能响亮点儿,你得说酷睿双核、奔腾双核,那样才有名头。那如果听说是四核八核,那你就更牛掰了。不过也就是名字还是那么回事儿而已。
(二)
   在谈到令Wintel组合土崩瓦解这个话题上,人们去思考说,如何才能撼动微软在操作系统方面的霸权地位。只谈理论方法无非两种,第一是正面进攻,也就是我再出一个操作系统,我要是能干得过你,我就赢了,——但实际上这个方法是很难实现的,在ibm把微软推上这个宝座以后,微软的脚跟就彻底站稳了,比如Mac OS。还有一种方法,是令操作系统这个平台失效。
   在这个问题的处理方案上,当然只是说对现有操作系统的概念做一个颠覆。有几个例子是比较有趣的,比如Java,Java令其应用运行在 Java虚拟机上。Java虚拟机的存在分离了操作系统和处理器的不可分割联系,而且Java程序的编写也不再依赖于某个特定的操作系统和处理器。
   “云计算”的解决方案实际上也是对现有操作系统概念的颠覆。随着云的推广,用户对本地概念的依赖越来越小,这是对操作系统与处理器形成的强权市场彻底连锅端的方案,即便他目前仍是个雏形。
   Google在这方面的努力是,为云计算提供一个载体,就是他们的Chrome浏览器。——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快,用户的许多事情开始逐步脱离本地操作系统,而是逐步在网络和具体的网站上开展。比如微博、人人这样的SNS高速发展让人们在电脑前更多的时间花在了浏览器上。看电影娱乐,随着 Youtube类站点高清视频的推广,人们也开始在网页上进行。浏览器正越来越实际成为计算机生活的新载体。谷歌在chrome上推的应用也是把他的 chrome作为一个新概念“操作系统”平台。HTML5的发展催促了这一概念的完整形成。
(三)
    我第一次察觉单核和双核的差距是在浏览器所看网页的整体渲染上的速度。尤其是flash插件的存在。播客站点普遍在用Flash对视频进行封装。页面上的 flash元素一旦变多,单核处理器就显得捉襟见肘(可能在这方面,双核处理器帮的忙并不大)。在网速有保证的情况下,看播客站的视频会比较卡。
    到后期,对使用习惯的观察发现的转变其实是比较多的。在2005年前后和现在使用的软件数量级以及开机所加载的程序,还有网页的部分元素,都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开始用苹果设备以后,天然多了appledevice加载项(还有什么Bonjure,以及越狱后的第三方工具如同步推),开始用 WIndows Phone以后,多了zune加载项(为软件部署,还需sdk环境),也用安卓平板,于是多了豌豆荚的后台常驻程序。使用习惯上,IM软件有三个是常年挂着的,QQ、MSN和Gtalk,作图会用Photoshop。再加上平常使用习惯中的淘宝购物(淘宝旺旺),网银登陆(可能有数家银行的插件),115、Rayfile、迅雷下载工具(类似Rayfile这类软件即便手动完全关闭,后台都还存在一个peer.exe进程用以上传已下载的资源),看视频如果习惯不好,还会有常驻的各种播放软件进程。这些都还不包括杀毒软件和浏览器(360、搜狗浏览器这种一个不小心就给你安上的悲剧玩意儿)。
    我回忆了早期电脑操作习惯,记得那个时候,如果在执行某个程序的安装,我通常是看着等在一旁的,这一点其实相当重要。不仅是安装程序,还有例如对某个压缩文件进行解压时,通常也是等着任务完成。站点的开启也类似。——形成这种使用习惯的根源是,通常硬件没有足够的资源予以用户进行其他操作,所以在进行一个大型游戏安装的时候,你就很难在电脑上做其他操作,就好像过去奔四的电脑一样。
    操作习惯的转变是潜移默化的,现在许多人的使用习惯是尽可能统筹时间,我们甚至可以同时执行好几个程序的安装,并且在安装过程中还一边浏览元素复杂的网页,对处理器来讲可能都不构成太大的压力。比如我晚上回家会立刻用Chrome看康熙来了,大部分情况下这个节目形成一种习惯后,我并不需要时刻盯着视频看,可能一边看(或是说一边听),我还一边找一些下载资源,然后并开115和Rayfile进行下载。——时间往前推7年,我都还根本没有这么麻烦的使用习惯,而是坐着等着一个大型任务(现在看来根本不算什么)的完成。
    我在2007年买的HP520电脑低配版用的是Core Solo T1400的处理器,solo是酷睿一代单核处理器的代号,这款处理器主频是1.8Ghz,FSB 667Mhz。当时我一直觉得一代solo和duo(双核)的差别不大,内核都延续了奔腾M的优秀架构,名字改叫Yonah。这颗处理器运行如上所述的任务时基本已经是非常悲剧了,妄想执行多个下载任务,还开着P2P终结者限制网内其他使用者的速度,然后看康熙来了(你还别期望能看超清版),那视频的播放质量就非常可怜了,基本是每3分钟一卡顿,卡顿有时可能会长达15秒,此时如果再开如The Verge一类的站点,基本系统就宣告崩溃了,而我又偏偏喜欢这个时候再同步一下自己的iPod,那恐怕是个梦魇。——早期在05年前后,通常我很少有这种使用习惯,看起来是需求的不停增长。
    酷睿一代的Yonah架构最顶级的处理器是2006年的T2700,双核,主频为2.33Ghz。——因为同是945平台,所以换上以后感觉在现有使用习惯下是种质的飞跃。应付上述使用习惯不存在任何问题(我把硬盘也换了)。
    后来为了把945这块板子发挥到极致,还换了第一批Merom的T7600,Merom对原有架构的改进很少,不过超过七成的架构进行了改良,所以在PS2模拟器的效能上有一些新的突破,不过自然使用感受的提升已经没有那么明显。
(四)
    五一时候我回家电脑没带回去,用了我爸的电脑,就是那台Pentium-M 725处理器的笔记本,发现根本不用指望他能同时做多少事情,仅是常驻在后台一些必开的东西(现在认为理所当然要开的程序,当年根本不要用到的),仅是用 IE7开个人人的首页就稍微有点吃力了(也许我该重装系统了)。我又想起过去在评判快慢标准上的一些差异,我的第一台电脑是AMD K5架构的100多Mhz级别的处理器,16MB内存,用他开Windows 95的各种组件基本就是飞速,当年对快慢的标准还体现在打开我的电脑开启文件夹的显示速度究竟有多快,这台电脑装上Windows 98以后显然在这方面的响应速度就慢了一个级别。
    在2005年前后,存储市场炙手可热,内存成为资源抢手货之后,这个标准是依然存在的。就是当你双击文件夹以后,系统能否几乎不花时间就响应用户操作,闪速显示文件夹里的内容,当时装个2G的DDR一代内存花了我将近1000块钱,用以换来这种快感。
    ——我想现在应该不可能有人以此作为电脑快慢的评判标准。使用习惯上的多任务和用户需求的不停扩张,成为这种标准转变的根本。
    不过我们自己这十几年来往往根本不觉得自己需求上有疯狂扩张的倾向,不用说,就是那些“万恶”的资本家为我们创造了需求。——这才是我在文章开头提到那种怪模式存在的根本(当然也不排除微软和英特尔合伙做了那种龟速令电脑越来越慢的补丁和计时器...好吧,我还是有妄想症的)。
(五)
    现在家里最新的电脑在用AMD的APU,尽管也不是什么多么优秀和顶尖的处理器,我们在体验融合趋势带来的科技感以后,我妈还在跟我说,她觉得这台电脑根本就不快,于是我在平常就发现,她对电脑多任务的需求已经是数年前的N倍。
    去点开那台Pentium-M处理器的笔记本,打开文件夹的速度仍旧是飞速,因为他有2GB DDR400的内存,我已经不指望哪怕是用他来看超清版的康熙来了。
    另一方面,技术带动习惯转变。

该文章在 2012/5/3 22:04:24 编辑过
关键字查询
相关文章
正在查询...
点晴ERP是一款针对中小制造业的专业生产管理软件系统,系统成熟度和易用性得到了国内大量中小企业的青睐。
点晴PMS码头管理系统主要针对港口码头集装箱与散货日常运作、调度、堆场、车队、财务费用、相关报表等业务管理,结合码头的业务特点,围绕调度、堆场作业而开发的。集技术的先进性、管理的有效性于一体,是物流码头及其他港口类企业的高效ERP管理信息系统。
点晴WMS仓储管理系统提供了货物产品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仓库管理,保质期管理,货位管理,库位管理,生产管理,WMS管理系统,标签打印,条形码,二维码管理,批号管理软件。
点晴免费OA是一款软件和通用服务都免费,不限功能、不限时间、不限用户的免费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
Copyright 2010-2024 ClickSun All Rights Reserved